科技文明社會,台灣未來研究!

這裡提供POLO最新的觀念與資訊,給您全球化與嶄新的視野,解決台灣目前社會困境方案與思考方向。



2006/1/22 00:00 POLO - 愛世紀工程 polo 鄭登寶 POLO   35875  
在這舊曆年的前夕,登寶 POLO 預祝各位新年快樂。 元月中作者拿到一本新書「世界是平的」,內容不錯可買來看看,而關鍵性環節遺失,作者將在本系列文章補上(這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核心)。本篇以「少子化」作為串場主題,看看補教業如何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從本篇的上集似乎經過很長的時間,不少讀者EMAIL來問,作者有些過意不去,因這段時間,幫朋友寫了好幾份企劃簡報、另外設計三個網站(以上都免費服務),才會拖這麼久。對期待的讀者,在此、POLO表示十二萬分的歉意,趕緊如果能慷慨解囊贊助本站,登寶更是感激不盡,有能力時加倍回報。

元月中作者拿到一本新書《世界是平的》,由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Friedman)著,內容不錯可買來看看,尤其是各家企業如何將UPS內化(當成公司內部運作的一部分)章節,讓作者聯想到,「中國可以Include在我們(台灣)的商業運作中」,就像UPS一樣。

該書許多觀點,與作者看法非常接近,例如:「教育」變革,對新型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作者在《台灣未來大革命》、本系列第一篇中都再三強調。電腦資訊及網路發展對新社會、國家乃至全球,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與轉型(《新商業邏輯》有更詳細描述)。一流企業會在IQ(人才)豐沛且廉價的地方(或國家),設置研發中心,正好呼應作者的《讓軟體業者出走,還是開放對岸軟體人才來台擴大產業規模》觀點相同。而《民進黨重生該開始輔導新總統候選人》一文,提及「國家領導人,最好具備「理工」背景」,正巧與「世界是平的」第247頁中:「中國…政治人物都是科學家和工程師,跟他們可以討論數字。絕不會扯『給我一句話,讓我政敵難堪』…,中國領導人都是工程師出生,聽你說話馬上能抓住重點。美國領導人都是律師出身,都聽不到重點」之涵義不謀而合。

作者翻到最後一頁,對新時代的負面趨勢體認,「佛里曼」還是沒有指出關鍵性的「因應之道」,尤其是「政府」要如何扮演的新角色,社會中間大規模的貧窮化(包括嚴重負債)問題,外包後(經濟全球化分工)造成的結構性失業與隱性失業(工作時有時無、收入不穩定)等,「佛里曼」的趨勢只能算是「現在式」,還做不到「未來式」。

何為「未來式」呢?這就像作者在1997年出版的《資訊超商‧第四波產業革命》中的描述,近十年間果真應驗當時許多內容所描述的趨勢發展演變,如「攜帶萬歲」的Notebook將取代桌上型電腦。「液晶螢幕」取代映像管,如同半導體取代真空管一樣,「數位電器」紛紛出籠…等等。也就是,說作者能看到十年以後的發展趨勢,因此「佛里曼」後面缺的,作者就順便(本文章想要表達的重點就是這個關鍵)補上。

少子化」問題有多嚴重?

媒體表示:從2000年至2005年,台灣新生人口減少了近三成,國小、國中都需減班因應,未來校園、教室,都可能空蕩蕩,部份老師必須另謀出入。台縣新莊一條著名的補習街,補習班及幼稚園就有一半倒閉,其他還再經營的,招生也僅能到五、六成,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用「哀鴻遍野」來形容產業的蕭條。

不僅如此,全國婦產科診從一千八百家,減少為一千二百家,足足關掉六百家。目前市場的嬰兒用品、尿布、奶粉開始滯銷,未來連速食店、超商、保險產業都會受到衝擊,醫療與教育水準也會低落。新聞媒體及諸多產業代表,都期望政府能有配套措施,減輕所得稅負擔、鼓勵優質移民、建立保母系統,使婦女容易養育小孩,讓已婚無子家庭能夠生產報國。

但「少子」問題,在作者的眼中看來,反而是「好事」。

 因為人類文明要往「」發展,而不是「」,我們要了解人口太多,政府無力照顧到每一位,許多人被邊緣化,他們為基本生存而不擇手段,反而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 就新莊補習街的蕭條,其實是有前因後果的。

二十年前作者也曾在那條補習街上過課,當時也不過才四家補習班,因人口增長,補習班及幼稚園幾乎佔滿整條街道,為了讓他們不停擴張(包括各種產業)所以「要大家努力生小孩」,請問誰要負保母及教養費?

企業生存本來就得面臨市場的挑戰與變遷,許多具辦學有特色的幼稚園(包括頂級昂貴的)幾乎一位難求。而哪些幼稚園會倒閉,我們簡單想也知道,「強的」、能「調整因應」的才可能活下來,這樣不是很好。

如果反問作者,當自己的行業也受到少子化影響會如何,是不是也會這麼認為(鼓勵生育)?「不會」,作者會轉移市場目標甚至轉行,除非作者「頭殼壞掉」才會跟「必然趨勢」作對,要不然立委可訂出「夫妻未生足N胎,得坐牢並役科罰金」的法令來解決夫妻不育問題,但這可能嗎!那請立委們「身先士足」看看吧。

我們也不該忽略「少子」化的好處,例如:

  1. 少子」可調整人類過度膨脹的經濟活動,讓某些產業一昧追求產能最大化,無度地消耗自然資源能夠適時調整。

  2. 台灣文明 必須由人口「」轉成整體的「」提升,社會將注意力留在如何提升「現存人口」的生活品質。「社會競爭力不是靠「精子」, 要看大家有沒有用「腦袋」。

  3. 不是看每年出生人口比例,而是你認識的夫妻有多少比例是沒生小孩。記住一點,只要是生物機還能正常的夫妻,生小孩不會比修壞掉的割草機困難 ,而且生產只需十個月,但要回收可能平均得等六七十年後。生的再少,不用擔心台灣人會消失。

  4. 退休或老人等人口也可能有生產力,如果政府及產業懂得引導, 就不會成為年輕人的負擔!見回應彭懷真5L廣播節目之生育率問題

  5. 如果政府無償配(租)給每個人500坪的土地並協助蓋別墅,教育及醫療都由國家負責,人人都免費讀到博士學位,政府照顧你基本生活,如(食、住、交通),讓你去做(經營)你想要的工作、研究或事業 ; 國民充分就業,平均所得遠超過現在,你覺得這種國家如何?這樣很棒!對吧。如果台灣人口只有一百萬,以國家目前的實力應該不難做到。

說到「調整因應」,補教或幼稚園業者就可以發展出一套「第一步」,作者討厭藍海,這種被企管學者找不到好題材的爛芭樂名詞,該詞取自阿姆斯壯在月球踏出人類的「第一步」。

這「一步」就是,補教或幼稚園業者可聯合集資,或由一家著名有錢的企業做主體,成立一家全台灣最大的連鎖補教或幼稚園集團(公司),因為作者在X梯,見到數百家補教經營業者,正同心協力行銷該公司的教學產品,這種整合發展的策略是可以成型的。 原本的園所長都變成股東,沒興趣經營的等分紅就好,股東們找出具備經營長才及發展策略者擔任負責人,並向政府取得相關的支(資)助,朝超大型規模化發展。

因為,台灣大大小小幼稚園,加起來也有上萬家,這大家也許沒感覺,但如果這上萬家園所都歸某兩、三家公司(或集團)所有,這樣我們對這幾家集團就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如果該集團在全球各地(例如有華人的地方) 都有分校,它能發揮的威力,絕對不是原本數散落處、各自經營的小園地能比擬的。光出版物都能自己製作、出刊、印刷而行銷全世界,台灣或華人講師能送到世界各地去教中文,中國藝術(書法、古箏….),未來各種專才(團康、數理、美術、餐飲、音樂、體操、物流、醫學、資訊、器材製作…等人才)都可能出現(集合)在全新運作的幼稚園公司上班,甚至成為全球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幼稚園(公司),還發展出專屬的「草莓模式」,成功之後還可朝向國高中、大學、研究所發展,成為華人的長春藤。

台灣少子怕什麼,全世界還有許多的兒童市場(人口)在等著台灣幼稚園生態圈(規模及運作模式),如果有「全新的商業邏輯運作方式,少子化又有何懼」呢!

未來,國小到大學學生人數減少,學校就可以想如何與社區或企業結合,讓資源(老師、空間、設備)被充分運用,讓品質可以提升(例如小班制),使每位學生被平均分配的老師、指導的時間更多,老師也能更了解學生,甚至一起完成某種成就,經營者(包括老師)要想著如何將資源拉進來(讓自己能夠存活),讓各類型社區居民進來學校充實知識,取得學位或證書來增加他們的競爭力及就業能力。未來才不不會發生:有些研究所(如中壢)教授在外面忙著兼差,與老師見面的機會是每週才一次的十分鐘會面報告,經常發生講不到六分鐘,就向報告的研究生說:「好了,我要去XXX」人就走掉的這樣怪事。

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所提到的「把小做大」,缺乏務實的執行策略。之所以空洞是因為,不管是資源整合、運用新科技,是由許多散落的小蝦米集結起來的,不見得都是大企業之間的合作。目前中國許多小企業(如網路公司、行銷通路)不斷彼此合作、資源共享、攜手站穩地盤並逐漸壯大,他們對市場變動的靈敏感、調整能力遠比大企業來的好,是也是「佛里曼」還沒觀察到的新經濟現象。 (未完)

外勞少子失業政府新時代的挑戰系列: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


 

備註:多數人,如果能累積一定程度的知識、廣泛地收集各種產業情報,加上創新且合理性的推演,就能具備預測未來的能力,如果還能掌握資訊科技能力,可以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