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義雄等人十幾年前主導「328」反核大遊行到近來服貿協議,許多造成的爭議只有一個問題核心,都是少數權貴在決定國家及你、我的未來。
他們不必跟您討論,更不會徵詢你是否同意,他們的自大與驕傲,認為你們都是無知的次等族群,他們認為(或可享受)的好壞才是國家的目標與政策。
當你每次上街頭抗議XX不公YY不義時,有沒有想過20年後,您的小孩依舊上街頭抗爭,您想過如何以結構性的方法來解決此問題?
為什麼北歐許多國家政治可以清廉,官員不用黑箱作業的原因何在,就是這些國家懂得運用所有人的大腦及智慧來解決問題,公投就是實現的工具(但台灣權貴把它變得比登天還難)。
曾擔任美國聯邦政府勞工的華裔部長趙小蘭小姐,受邀到中國演講,她其中就講到一段美國為何如此強大,她說美國人的競爭與團隊合作的能力非常強大,而且落實並尊重個人自由才有真正的創新、所以絕對不要小看這個關鍵(意思就是說中國人要超越美國,要先學會團隊合作與落實民主的能力,這個時代是打超大型的組織戰,邊界遠及全球,甚至外太空,而華人社會多由少數人集權統治,成就可能有限...)
你想過台灣狀況越來越糟的主因為何?
其中一個就是執政者的政策不斷讓社會分層加劇,族群對立、貧富對立、公職與私企勞工的分隔....,加上只是以傳統經濟思維與手段,永遠無法跳脫現有框架。
就像台灣講國家的認同,整個社會就南轅北轍,雖然這個不是很難的問題(從國際觀來看),卻是我們選出來的領導人都無能處理(正視)的問題,當國家內部深層的族群對立問題不解決,怎能找到共識才能攜手對外抗爭呢?
台灣表面雖為民主選舉,但制度機制卻讓當選者,依然過著封建帝王的思維,可知我們的民主制度的內涵與北歐先進國家差異有多巨大,這些才是社會運動要真正著墨的地方,否則五十年後我們的孫子依舊上街頭抗爭,只是執政者會不會早變成對岸的共產黨。
如果台灣要脫胎換骨,得研究及試行全新觀念的經濟措施與政府行政改革,例如將八成的行政作業改成電腦自動及網路上作業,將人力全部引導到更有意義的事務上,也就是電腦或各種機器做的比人還好的事,人就不要,也不該去做。
你會問:那被機器取代,人不都失業?
是失業沒錯,如果你是以傳統的國家及經濟制度來看,大量機械與生產自動化會造成嚴重失業,因為在現有資本及經濟制度下就是這種結果。
要解決此問題,就必須發展比共產、資本主義更先進的經濟運作系統與制度,當然這個新制度必須能在傳統制度下成長、壯大,這才是可行的方案,國外已經有許多新理論出現,例如資源經濟論,但多缺乏與現實運作體制接軌的過度機制,讓人覺得不切實際。
首先的改變是國家得先落實全民化,國家成為全國最大的公司,人民都是國家公司的一員,而人民依然可以自己開辦私人企業,就跟目前一樣,找不到合適的私人企業可以再接受教育或參與各種研究計畫,培養創業的能量,基本上所有國民都保障基本的食衣住行,相對有一定的時數得於國家公益項目上付出。
在這種架構運作,GDP的成果指標,將轉變成國民勞動力投入「有價值」事務上比例的多寡,與各種項目的服務與被服務的滿意度上,而且還加上環境及生態保護與健康的永續指標,來當成社會成就的指標,因此在東西的製造就必須考慮耐用及如何容易回收與再製,要強調使用權、長期借用及使用率,而非購買與占有,這都會打破傳統的製造與銷售的經濟思維,在這種新制度下,不會出現負面經濟的債務困擾(陷阱)與恐懼。
當然台灣第一個要改變的地方是政治制度的改革。
朴槿惠在當選南韓總統前所出的自傳中,有句話令人深刻,「政治好壞,往往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的關鍵。」,歷史中出現的強大帝國,背後都有一個運作有效的政治制度在支撐。換言之台灣這麼爛,是因為我們政治(制度)爛所致。
至於台灣政治如何改革,在拙著「台灣未來大革命」一書內已著墨許多,在此就不再累贅。
最後,希望我們的社會運動是能走向未來式的制度推動,而不是為事後補救而抵制的搏命演出,希望我們這一代能建立新體制、良善的社會與美好的未來,將這些交到下一代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