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提供POLO最新的觀念與資訊,給您全球化與嶄新的視野,解決台灣目前社會困境方案與思考方向。
如果台灣知道軟體產業重要,政府可以實質的方法或手段,讓國內的軟體隨著硬體一同闖天下,同時將落後的軟體行銷觀念(包括產品的商業邏輯架構)徹底改造一番。
微軟的產品及發展模式,台灣軟體產業也可以學習,不要認為這些大廠的東西有多好而不敢挑戰對手,我們絕對有更好、更創新的想法來超越,也可以聯合其他國家一同發展分工,除非我們連想都沒想過這才是危機。
例如前面的大章節的水果公司及有線電視整合資訊媒體,這兩個案例中,其實背後在控制運作軟體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各種電子商業交易都得靠軟體來運作,如果我們軟體產業發展不起來,國內這些企業及商業服務,早晚會變成國外軟體大廠的囊中物,只要是上市公司國外企業都有辦法把對方買下來,而且這些業者也都使用國外軟體大廠的系統平台,以後不受這些軟體大廠控制,恐怕很難。
有人批評,為何買的筆記型電腦非得預裝微軟的作業系統不可,淘汰後電腦的作業系統卻不能移過來使用,預裝的軟體不用也不能退錢,很多規定都無理得莫名其妙,卻又無可奈何,可怕是這些軟體巨人把硬體的成本觀念拿到軟體產業來行銷,軟體毛利率可是傳統製造業一至三成的利潤倒過來看,也就是七、九成,這也許還是已經扣掉大手筆產品行銷廣告費用,政府對沒有環境污染的軟體產業扶植何以遠遠不如硬體產業,而且口號遠高於實質動作,作者實在想不透。
國際許多著名大企業,如日本SONY或對岸的中國政府,也都體認軟體產業的重要及事態嚴重(如被微軟這樣少數幾家公司壟斷),多少採取某些防備措施,而不再是照單全收。
當台灣有很強的軟體產業,我們出口的電腦都附贈自己(或與中國、日本共同研發)的作業系統及常用應用軟體,我們軟體(或整個數位資訊)產業也就能夠產生一定影響力,不再像侏儒一般,至少會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所以我們政府及軟體產業實在要好好思考,如何運用硬體產業的資源來發展,未來十年我們的軟體產業要變成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