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明社會,台灣未來研究!

這裡提供POLO最新的觀念與資訊,給您全球化與嶄新的視野,解決台灣目前社會困境方案與思考方向。



2004/4/28 09:11 POLO著作 - 台灣未來大革命 polo POLO   7462  

第三點,我們軟體產業的國際策略為何?

我們軟體產業在國際競爭下的策略為何?我們要不要把對手大陸的人才挖過來?還是業者只是想從自己政府身上撈油水?從與會有些來賓的說詞中,一直對大陸有過於樂觀與不正確的認知,作者猜想這包括政府及民間所取到的資訊情報不充足有些關連吧!

其中重要的錯誤認知有「 中國軟體產業落後台灣五至六年 」,「 台灣有能力協助中國軟體產業發展並共享市場 」這兩大點,作者借日本人 ( 產經新聞 ) 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來讓大家清楚中國軟體發展能力與實際狀況。


=================================================

在日本 IT 業界,有不少人士持有這樣的觀點:「中國軟件技術人員的水平還差得很遠」,「即便有技術,但由於日語水平較低再加上不瞭解日本的業務,因此無法使用。」但是,從 1980 年年底日本 IT 企業開始在中國建立開發基地到 90 年代,情況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軟件產業的扶持政策正在逐漸收效,軟件開發的技術水平也確確實實地在不斷地提高。

中日合資目前有員工 4600 人的東軟集團,與世界最大的手機廠商芬蘭諾基亞、美國甲骨文、美國摩托羅拉、東芝等公司或成立合資公司或開展業務合作,並於全中國建立基地並快速增長。在中國參與了通信、電力、金融、保險、政府及自治團體等,幾乎涵蓋中國所有信息系統和軟件業務,客戶還包括中國聯通及中國移動通信。

東軟在中國設立時就明白:「為了發展客戶,滿足其需求並且提供全面的售後服務,就必須在客戶的身邊配備經營隊伍和技術隊伍。」其主管表示:「中國之大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也正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考驗。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中國國內市場就十分巨大,中國企業不走國際化道路,只依靠內需也完全可以生存下去,實際上這種狀況是十分危險的。網絡社會實現之後,中國企業也將融入世界之中,中國國內市場實質上已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

歐美日軟件公司為中國廉價的人工費所吸引,這十年裡已開始全力與中國的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將開發業務轉包給中國企業,中國軟件公司積累了中國製造業的經驗,技術力量顯著提高,產品設計方面也具備了衝擊世界市場的實力並在中國旺盛的 IT (信息技術)投資需求的基礎上,實現了高速增長。

中國軟件行業技術人員不斷跳槽,人才的流動將會提高中國軟件產業的整體技術實力,讓人覺得頭痛的是優秀的中國技術人員去了日本。「有了日本企業,中國技術人員在領取高薪的同時,還可以學習技術和業務技能」日本 IT 企業越是向中國轉移,中國的軟件開發能力就越可以提升。

目前,這些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向海外市場挺進,另一方面,甲骨文、微軟、 SAP 、以及 Baan 等歐美企業不但鞏固他們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同時還強化了中國作為軟件產品研究開發基地的功能。加上中國政府對軟件企業的扶持政策和中國人的好學進取,中國軟件業界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在中國國內市場可以得到世界上最大的內需的支持,在海外市場則擁有全球第一的成本競爭優勢,因此中國軟件產業的未來前景光明。可以預見,中國軟件產業席捲全球的日子不會太遠。

日本軟件產業,隨著外流的不斷加劇,成本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必將益發疲於奔命。原本厚望中國市場上,建立低成本體制的同時還準備開拓中國市場的日資軟件公司認為「既沒有太大的需求,而且單價又較低,因此面向中國企業的系統集成無利可圖」,因此目前進軍中國市場的日資企業也只是在零零星星地開展系統集成業務,日本軟件企業沒有具備競爭力的軟件產品和服務。因此「在日本還在茫然失措的時候,聰明的中國就將超越日本。」

=================================================

某些來賓們認為「 中國軟體產業落後台灣五至六年 」,那可能是台商自己在中國所創立的小公司拿來做比較,中美、中德、中日等合資的軟體公司論規模、技術,遠超過他們的所有認知,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高達二百萬人,一年培育出來的資訊人才至少是台灣十倍以上,世界各國一流的軟體公司幾乎都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而在台灣僅僅是設置行銷中心,兩者之差不言而喻。

像上海一些中日合資的多媒體公司,員工人數大多從三四千人開始起跳,除了薪資外實在不知道台灣軟體,有那裡可以超越中國五至六年?

如果我們一直強調虛幻空洞不實的「華文市場」與「同文同種」優勢將造成商業上的無知,中國使用簡體,許多不同的繁體字在簡體都合併成一個,而且許多用詞與各種專業術語幾乎不同,說兩岸之間同文有點不切實際。

當真到中國投資後,對岸誰跟你講這個。我們到那裡設公司,人家表明就是要資金和技術,如果自己企業集團沒實力,投資金額沒有千萬美金以上,別說當地政府也許連員工都不鳥你,跟中國人談「華文市場」與「同文同種」算了吧,人家要的是像台積電、仁寶這種國際級,年營業額超過上百億的企業,台灣沒有這樣的軟體公司,他們也會去吸引其他國家有條件的企業來投資,沒錢你什麼都不是。

中國的軟體市場,除了政府及企業單位比較有正版軟體的觀念外,別妄想對岸的民生市場有多好做。那邊的電腦軟體一片一律人民幣五元,在一般唱片行內就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盜版軟體。日本在中國發展的軟體公司就常表示:「 產品剛剛面市,價格僅幾分之一的假冒產品馬上充斥市場,正品被擠壓出局的現象屢見不鮮。即使沒有假冒問題,中國的價格戰也非常殘酷,回收資金相當困難 。」

而中國政府及企業單位除了國家本身扶植的項目外,他們一向喜好與中外合資企業打交道,尤其是一些比較有實力、有本事的國際大型企業 ( 如美國與日本企業 ) ,我們要靠民族情感是沒機會打進中國真正市場。

例如我們非強迫性地要大陸員工使用台灣著名的軟體工具,如趨勢、友立等軟體時,他們說:「 台灣軟體沒中國或美國好 」根本不裝。所以我們不要再做什麼「華文共同市場」的白日夢了,務實面對我們本身有沒有「 實力 」的問題吧。






優質網站推薦

  • 全民社會企業
  • 3D列印與自造者資訊與教學
  • bizspark
  • 好花心醇品壓花工坊創辦人 曾鳳英
  • 林口社區大學

最新20消息